close

讀書﹕鄭秀文暢銷的秘密
文 過來人 編輯 曾祥泰

【明報專訊】我曾經患上抑鬱症,所以一直有留意坊間關於情緒病的書,唯獨鄭秀文這本《值得》,從來未吸引我。


據說,她在書中披露了患上「疑似抑鬱的秘密」,但我始終把它歸類為「明星書」,估計她不會在書中披露太多。加上我又不是Sammi歌迷,故此一直提不起興 趣。直至黎佩芬跟我說,這本書暢銷得很,已印到第九版了,託我去了解這個「暢銷的秘密」,我才出師有名,花這八十八元的買書錢。


事實上,我跑了兩趟書局,才找得到這本書。我發現它在精品部門裏被透明膠包,珍而重之在櫃台上被重點展示。在這種格局下,這本書更像一隻鄭秀文CD而不 像一本書,令我更起戒心。須知我自命清高,自詡是一個讀書人,對於要買一本「明星書」,還是有點臉紅。付了費後,拆開封套,看到封面上的Sammi熨凌 亂有型的短髮,戴皮手套,擺出瀟灑的笑容,徹徹底底是一個明星,看不到一絲抑鬱的陰霾。


但當我揭開首頁,我承認我是感到意外的。意外是鄭秀文的坦白,意外是她可以把抑鬱那種混沌複雜的情緒加以細緻的描述。她的文字,某程度把讀者帶進了情緒風 暴的現場。


書的第一章開宗明義叫「殺我」。她寫道,「無力感和莫名恐懼是我當時僅有的存在感受。無力感孔武有力。它很重。那時的我,一直被這等感受粗魯的擠壓。數 百天,我彷彿是公路上熄滅了匙的卡車,身心癱瘓了一段漫長的時間。無力感和憂傷似要殺我的,彷彿日全蝕的要全盤蝕掉我的靈魂。」在後頁她寫到﹕「我體內有 種虛脫,人跟魂似分成左右兩邊。」讀到這裏,我的確感到觸電式的共鳴。


沒有經歷過被情緒壓迫至極度絕望的人,是不可能寫出這種文字的。我回憶起一年多前的患病歲月,那種每朝起就覺得有一種莫名的哀愁襲來的日子。我敢說,沒 有經歷過,你很難描述那種比大山更沉重的恐懼如何把你壓至呼吸困難。沒有經歷過,你很難想像,自己面對照鏡的時候,會看到一個沒有靈魂的第三者,那種恐佈 的行屍走肉的空虛感。


鄭秀文在文章中憶述,誘發她「爆炸」的,是因為拍攝電影《長恨歌》的工作壓力。她形容自己如何為切合角色的「纖瘦」而進行地獄式減肥,她曾經兩度在十日內 減十磅,一邊瘋狂運動但卻進行「絕食」。她承認自己過去是一些「自虐式減肥法」的追隨者,例如七天只吃兩個蘋果,七日只喝減肥菜湯。


行文之中,她回憶道,那時為了拍戲而絕食,但當看到同伴用餐,既羡慕又忌妒,從文字中我們可以估計她曾經接近厭食﹕「那口早飯於我來說太過危險,十足一口 毒藥吃不得。我早已習慣捱餓,胃部於我來說,彷彿是身體上多餘的器官,吃飯於我來說是罪不可恕的奢侈。」這段時間,她在攝氏幾度的上海進行拍攝,每每餓得 手腳冰凍身體發抖。


這種手腳冰冷的感覺,我在抑鬱的深淵裏都曾經歷過。當時正值寒冬,我因為情緒低落,沒能力做飯,亦因為懼怕外出而沒有到外用餐,於是吃得不好,不夠熱量。 後來我向中醫求診,醫師嚴厲地指出,吃不好會令氣虛血虛,直接令情緒更低落。所以我估計鄭秀文這種地獄式瘦身,間接令原來已孕育的抑鬱種子更劇烈地爆發。


鄭秀文寫道,《長恨歌》拍完後,她就進入一年多的「冬眠期」,與外界隔絕。她形容自己「完全失去與外界溝通的能力」,即使朋友致電慰問,她都無言以對。我 看到這裏很有一種揪心的共鳴,因為我亦有一段長時間與世隔絕,除個別親友之外,我沒有見外人。因為,我很害怕給別人看到我整天垂頭喪氣的樣子。


對朋友安慰的話,我極其敏感,所以更抗拒跟人「交待病情」。朋友善意勸說我「看開一點」,「積極一些」,彷彿我經歷的傷感只是「一時想不開」,彷彿只要有 意志力,就可以克服抑鬱。但這種說話令我更反感,因為無論我多努力多積極,傷感恐懼都沒法離我而去,只令我愈感挫敗。當別人不讓我傷感時,反而令我想更難 受。在病中,我曾經憤怒地咆吼﹕「我有權不積極!」


信仰醫病?危險


傳媒一直希望知道鄭秀文有沒有患過抑鬱症。如果把患病定義為見過精神科醫生並服用過精神科藥物這個標準來看,答案是否定的。鄭秀文說,她是透過宗教力量 「不藥而癒的」。我看到這裏,警戒起來了。在病中,不停有善意的友人給我介紹這個神那個信仰,但我卻不感到有所改善,反而覺得自己的「意志」更低落。我再 想,如果有讀者懷疑自己有病,卻因為讀了這本書,打算透過信仰治病而放棄求醫,那可能是危險的事。再說,不少虔誠的教徒一樣會患上抑鬱症,如果他極力祈 禱,病情仍未減輕,會否變成另一種精神壓力?


事實上,回看鄭秀文形容她在「病中」的一些經歷,再和我親身經歷比較,似乎她的病情,沒有我那麼差。在鄭「閉關」的一段日子,她曾經以入廚,看小說,寫 作,畫畫來抒發鬱悶。但我呢,連做一些簡單起居活動的精力也缺乏。我記得,自己在病中嘗試爬起床做過一次菜,之後打擊更大,因為感覺力不從心。此後,我連 去燒飯、看書的精力也沒有,後來連日常起居的動力都打了折扣,總覺得做什麼事都沒有意義,連動一下手指都覺得千斤重。


若把鄭秀文的抑鬱普及化,亦有一個關鍵的不足,就是嚴重抑鬱病人普遍都有過自殺念頭。即使不以行動實踐自殺,至少會有一些零星的自殺想法在腦海中閃過。但 看畢鄭秀文這本書,她從沒有提及,有一刻想過死。


或者,鄭始終是一位藝人,要她披露自己曾經想過自殺,會是太大膽。又或者,她真的沒有想過自殺。但要在這本書看到一個坦蕩蕩的鄭秀文,或者始終是奢想。此 書共二百多頁,佔九成的內容都是她在《明報周刊》的專欄。雖然這些專欄都是她在病中的作品,但內容略嫌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總給人一種明星包袱太重,不敢 寫得太赤裸的感覺。而比較有意義的,反而是今次出版特別補寫,就是我作了大量引述,她較坦誠寫出感受的三十幾頁自白。


鄭秀文說,經歷了今次「身心癱瘓期」之後,她重新站起來,而且得到一些領悟。娛樂版說,以前經常黑面的「鄭臭四」變了和靄可親的「鄭四萬」。而她亦在書中 說,自己找到真正的快樂,知道不可以再不愛惜身體。不過,矛盾的是,看看書的封面,再看看她在娛樂節目中的身影,依然是極度纖瘦的,連新推出的福音大碟 上,她也以極瘦腰作封面焦點。除非她在病了之後,得到「吃得不肥」的神奇能力,否則我真懷疑,她是否真的放棄了地獄式減肥法。



《值得》


作者:鄭秀文


出版:明周


兩本更「值得」看,關於憂鬱症的書:


《憂鬱病,就是這樣》


作者﹕李子玉


出版﹕三聯


沉重之選


著名學者李歐梵妻李子玉,患抑鬱症十年,四次復發。她透過細緻的筆觸,記述自己童年的不快,第一次婚姻的失敗,以及性格的脆弱如何導致她後來的憂鬱日子。 她坦誠地跟讀者分享自己如何四次自殺不遂,最後又如何透過丈夫的愛及中醫的介入而治癒惡病。


《我和抑鬱談過戀愛》


作者﹕Lucia


出版﹕三聯


輕鬆之選


平面設計師兼家庭主婦Lucia,患抑鬱症八年,她以輕鬆的手法,把治療過程的遭遇以繪本手法表達出來。例如病人服用抗抑鬱藥,一般需要漫漫減藥,如由每 天服用一粒變成四分三粒,再變成二分一粒。在漫畫中,也她記錄了和丈夫如何把藥丸不小心切碎成藥粉的趣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issand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